2020年福建省自然资源系统调研报告投票
54号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翔安分局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从2014年《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厦门经济特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若干规定》,从“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问题,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合理确定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探索建立土地管理新机制,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翔安区正处于城市开发建设发展飞速的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开展翔安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工作极为迫切。经过现状调查、汇集相关部门数据等各项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切实转变用地观念,推动调研成果在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发挥作用,科学规划用地,将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建设中。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为贯彻落实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优化城市功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翔安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加强工业用地保护利用。严守工业用地控制线,确保工业用地控制线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障工业发展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包括禁止变更控制线范围内的工业用地的用地性质或临时变更建筑物使用功能,鼓励工业项目增资扩产并积极配合办理增资扩产所需的规划相关审批手续等。同时将《厦门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20版)》作为工业项目招商、土地供应和批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引导产业投资方向、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及土地产出率达到推荐值得项目优先安排供地,而对不符合相关指标值的工业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今年来工业出让成交用地12宗,土地面积115.3432公顷,成交金额47278万元。二是有效清理盘活土地。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为产业建设腾出宝贵的用地指标,我区已完成批而未供用地清理127公顷,处置率20.0%。加大处置力度,对构成闲置的,按照收取闲置费、收回用地、督促开工等措施,推进用地空间盘活利用。截止目前,促进项目开工35宗,用地面积231.2099公顷,处置开工违约5宗,收取开工违约金258114.82元。竣工确认49宗,用地面积354.8021公顷,处置竣工违约2宗,收取违约金893863.2元。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完成处置5宗,面积4.6706公顷,其中促开工3宗,开工面积2.0048公顷;收回2宗,面积2.6658公顷。三是落实闲置厂房盘活。根据市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企业闲置厂房盘活工作,帮助企业转型发展。开展闲置厂房排查梳理工作,结合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及走访企业活动,了解掌握企业厂房利用情况,同时依托工业园区“大管家”对厂房出租情况进行调查,整理汇总11处出租厂房、193家承租企业情况。推动闲置厂房盘活处置,跟踪了解部分厂房司法拍卖信息,协助国有企业参与竞拍,目前已通过司法拍卖收购3出闲置厂房;同时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盘活闲置工业厂房及用地,目前已对接知名电子元器件企业完成1处闲置厂房及土地盘活,并引进相关行业企业入驻。四是加强收储土地管理。2020年我区计划收储项目11个,总用地面积73.54公顷。截至9月初已完成农转用2宗,用地面积13.38公顷;已启动征地公告,正在办理农转用前期手续7宗,用地面积51.2公顷;正在办理启动征地公告2宗,用地面积8.96公顷。为加强收储土地管理,翔安区通过“制定《翔安区土地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建设围墙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地块被违法占用”、“结合闲置土地用地性质及实际情况,进一步策划利用方案”等方式对翔安区储备用地进行有效管理,今年以来已经解决了垵边社区、西炉社区、洪溪社区收储地块、马巷果蔬批发市场地块、企业总部会馆地块、洪前北路以南收储边角地等一批地块的围墙建设,策划并经区政府专题会研究同意利用卢卡小镇南侧地块、下坂金包银北侧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即利用了闲置土地又缓解周边乱停车、停车难的现象。同时对于紧临村庄无法进行围墙封闭的闲置用地,督促地块托管单位加大巡查管控力度。
据了解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一盘棋的统筹部署。翔安区由同翔、环东海域、机场、东部体育四个指挥部及翔安区政府共同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多是围绕具体片区开展,尚未从全市层面整体构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中长期战略构想、改造目标和制度体系,缺乏从总体层面对目标、策略、措施、改造规模、改造重点及改造时序进行指导。我市近年来出台了一些政策,但较为碎片化,缺乏整体指引和操作细则。二是重大项目影响片区规划调整。厦门市新体育中心、新会展中心均确定落户翔安,受重大项目影响,周边片区规划调整,对土地利用计划造成影响。三是存量土地盘活再开发投资成本高。低效用地再开发需要对原有用地进行重新规划和用途转换,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比,转让费用或拆迁补偿安置成本较高。目前相关激励施措不够,在土地取得方式、用途认定、价款缴纳等方面缺少鼓励优惠政策,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因此,从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进展情况出发,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一是依法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统筹管控各类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同时在编制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时,应当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二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先使用存量土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的比例,促进集约布局和高效用地。三是鼓励建设项目用地优化设计、分层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制定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措施,在符合规划和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减免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方式,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公共广场、学校操场等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二、定期梳理供地情况,盘活存量土地。一是定期实施存量土地的核查认定工作,通过梳理更新翔安区供地情况,分析翔安区存量用地情况,建立存量土地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根据存量土地核查认定结果,编制专项改造规划,以实现产业集聚、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三是落实已有政策,加大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力度。对辖区历年批而未供进行全面梳理,逐一分析原因,提出分类处置办法,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清理批而未供用地。促进“工改工”、工业(仓储)用地自行改造,同时加大批后监管力度,通过加强对已出让项目开竣工履约的督促,强化供而未用、闲置土地清理,倒逼项目开工建设。督促供而未用用地按照合同约定或划拨决定书规定开竣工,对逾期未开竣工的,加大处置力度,对构成闲置的,按照收取闲置费、收回用地、督促交地等措施,推进用地空间盘活利用。
三、履行部门职责,加强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管理。一是应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分析,研究完善加强土地调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建设项目的动态监管平台,区人民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加强联动监管,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全过程动态管理和预警。三是依照有关规定,将用地违约、土地闲置、非法侵占储备用地等信息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当前票数
当前排名
距上一名